【時事百寶箱】粉塵爆炸:娛樂與安全孰輕孰重?

Dust explosion

Source: Wikimedia/ Hans-Peter Scholz (CC BY-SA 3.0)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香港浸會大學大學宿舍上週發生粉塵爆炸,造成12名學生皮膚燒傷,其中一人一度情況嚴重。近年粉塵爆炸時有發生,甚至造成極大傷亡。究竟「粉塵爆炸」是如何引發?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講解。


2018年11月22日,。事發在當地時間凌晨一時許,有約20名學生在多用途活動室為多名同學慶祝生日,期間懷疑有人向「壽星仔」潑灑麵粉,但未有留意蠟燭火舌仍未熄滅,導致粉塵爆炸,學生們走避不及被燒傷。事件造成八女四男共12人受傷,傷者年齡介乎18至23歲,主要為手、腳及面部燒傷,其中一名21歲女生一度情況嚴重。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到醫院探望受傷同學,表示會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粉塵爆炸」(dust explosion),又稱「粉塵燃燒」,是指懸浮在封閉且侷限空間或戶外環境的可燃粉塵顆粒快速地被燃燒。如果在封閉環境中,侷限在大氣或氧化氣體介質(如氧氣)之粉末狀可燃物料分散濃度夠高,粉塵爆炸就有可能出現。一般而言,粉塵爆炸或起火燃燒有五大必要條件:(1)可燃粉塵;(2)粉塵雲或浮塵;(3)助燃物,一般為大氣中的氧;(4)有效引火源;(5)侷限空間。

今次事件中,引火源屬於明火;但並不一定是明火才會觸發粉塵爆炸。2005年於德國發生的粉塵爆炸個案當中,有一半事件的現場均沒有明火。常見引致粉塵爆炸的火源包括靜電放電、摩擦、機械設備或其他設備所產生的電弧、表面發熱(包括軸承,或稱『啤令』,機械過熱),及明火或菸蒂餘燼。

至於容易引發爆炸的粉塵,亦遍及不同物料。有許多物質被認為氧化可導致粉塵爆炸,如煤、木屑和鎂。然而,有許多其他普通物質亦可引發成為危險的塵埃雲,如穀物、麵粉、糖、奶粉和花粉。許多粉末狀金屬(如鋁和鈦)亦可與空氣結合成具爆炸性的懸浮粉塵。

運送糧食和糧倉等可能涉及粉塵的活動,也經常爆炸。像開採煤炭引發煤塵,麵粉廠製粉也有大量的粉塵,類似的問題也在鋸木廠等地出現。儘管加工過程中排放的紙屑,尤其是滾動、展開、被切割成薄片的情況下,不是嚴格定義上的粉塵,卻是另一種已知的爆炸危險。封閉的造紙廠區亦經常遭受此種危險,因而需要經常保持高空氣濕度,以減少空氣中紙粉塵爆炸的可能性。

近年流行的彩色粉末娛樂活動,玉米澱粉(即「粟粉」)及食用色素所製作之色粉滿天噴灑,也是粉塵爆炸的潛在風險來源之一。2015年6月27日,台灣八仙樂園游泳池內,一個名為「Color Play Asia - 彩色派對」的活動舉行期間,發生粉塵爆炸事故,造成15死484傷,傷者大部份年齡介乎18至29歲;據悉,傷者皮膚燒傷平均面積約為44%、燒傷超過四成的傷者有248人、燒傷超過八成的傷者人數則為24人。事後,台灣時任行政院長毛治國宣佈,全國全面禁止所有與粉塵相關的公共休閒活動。

在香港,時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相關彩粉活動舉辦前,需向食物環境衞生署申請臨時活動牌照,而當局將考慮多個因素後才決定是否發出有關牌照。中國大陸方面,時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楊棟樑則強調,要深刻吸取八仙樂園爆炸事故教訓,在全國開展隱患大檢查,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但似乎年輕一代卻未能吸取教訓,有香港大學生更在今次事故發生後表示,以往為其他宿生慶祝生日期間亦有撒過麵粉,屬宿舍傳統,但並無發生事故。學生在參與宿舍活動時往往以「舍堂文化」為首要考慮、為求「傳承」一些不合理傳統,忽略安全或他人感受,實在值得大家深思。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