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百寶箱】澳中建交45週年:考驗不斷

AUSTRALIA, Sydney: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s illuminated red as 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s begin in Sydney, Australia on January 27, 2017. (AAP Image/NEWZULU/Richard Milnes).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s illuminated in red as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s begin in Sydney, Australia on January 27, 2017. Source: AAP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本年是澳中建交45週年。雖然45年來澳中兩國的經濟貿易頻繁,但外交及雙邊關係則經常出現衝突及矛盾。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回顧這45年的高低起伏。究竟有何方法可改善兩國的關係?


1972年12月21日,澳洲及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45年來,中國已蛻變成一個世界經濟強國,成功令八億人口擺脫貧窮,亦為整個亞洲及印度洋太平洋區域帶來改變。45年來,澳中在經濟貿易上的合作越趨強健,而兩國人民的交流亦日趨頻繁,包括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前往澳洲升學,以及兩國之間發展急速的旅遊業;但及至兩國的雙邊關係卻不斷面對考驗。慶祝建交45週年之際,澳中兩國今年的關係更可謂跌至新低。
1971年,時任反對黨工黨領袖魏德倫(Gough Whitlam)到訪中國,與中國總理周恩來會面。當時,澳洲作為美國的盟友,而美國一向對共產主義極度反感,因此澳洲不敢輕舉妄動,甚至不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家。因此,魏德倫的動作在當時令不少人大吃一驚。但他在1972年成功帶領工黨贏得執政地位,並與中國正式建立雙邊關係。1978年,中國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宣佈改革開放,造就了中國今時今日的經濟大國地位,亦拉近了澳洲及中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中國兩名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及習近平分別在2003年及2014年在坎培拉國會大樓發表演說,而前總理艾保德亦在2014年達成澳中自由貿易協定,令兩國關係進一步拉近。
Former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Gough Whitlam
Former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Gough Whitlam Source: AAP
假如說經濟合作將兩個國家的距離拉近兩步,兩國之間的價值分歧則令雙方關係倒退一步。1989年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僵化兩國的關係;2007年時任澳洲總理何華德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2008年奧運會在坎培拉傳聖火期間,大批中國留學生圍堵支持藏獨及中國維權人士的示威者;2009年力拓集團(Rio Tinto)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胡士泰,涉嫌從事間諜行為被中國當局起訴;同年,工黨陸克文政府批准新疆獨立運動領袖卡德爾到訪澳洲;2011年吉拉德政府同意讓美軍駐守達爾文基地,令中國政府大為不滿;種種事件亦令澳中兩國關係倒退。有學者認為,某程度上這些問題都是由於雙方未充份認識各自的文化及歷史背景,同時澳洲一直存在的種族主義亦加劇問題的嚴重性,令澳洲人近百年來都對鄰近國家及其人民採取較為懷疑的心態。

及至最近,澳洲安全及情報組織及本地媒體相繼表示,中國政府意圖干預澳洲的政治,而總理譚保更公佈新反間諜法例,阻止外國勢力企圖干預本地政治,又嚴厲禁止海外政治捐獻。此等動作觸怒中國政府,令人擔心中國會否向澳洲實施類似「限韓令」的措施,威脅澳洲的旅遊業。有政策顧問認為,澳中之間若要改善關係,便需要增加對彼此間的認識、坦誠溝通,互相了解各自文化不同的地方,終能打破隔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