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2019】競選活動有咩唔做得?

Clive Palmer

Clive Palmer Source: Getty Images AsiaPac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聯邦大選的競選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究竟政黨或候選人在競選期間有什麼行為是屬於違法?什麼行為是被容許的?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講解。


2019年年初,聯邦大選候選人帕爾默(Clive Palmer)向大量澳洲居民發出競選短訊,提出多項競選承諾。有不少民眾對此感到不滿,更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質疑帕爾默是如何取得他們的電話號碼,又討論此舉是否有觸犯法例。但由於有關短訊並非旨在推廣商品或服務,因此並不違反法例要求。帕爾默事後確認,自己收到三千個有關這些電話短訊的投訴,但聲稱投訴大部份都是由工會的電腦所發出。在競選活動舉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相信澳洲選民將透過較以往更多渠道收到更多競選廣告。究竟候選人的競選活動是否有受限制?選民又有何權利?
Clive Palmer has come under fire for sending unsolicited text messages to people across Australia.
Clive Palmer came under fire for sending unsolicited text messages to people across Australia. Source: AAP, Twitter
不論是電視、戶外廣告牌、投遞信件、社交媒體甚至是電子遊戲,競選廣告或宣傳資訊可透過任何渠道向選民發放,不受任何限制。澳洲選舉委員會發言人伊金史密斯(Evan Ekin-Smyth)向SBS新聞表示,由於選舉是一場「政治意念的競賽」,選舉資訊所傳播的渠道不受法例限制。目前,政黨不受「拒收訊息登記冊」及《垃圾訊息條例》所約束,故此政黨可以像帕爾默一樣向選民傳送電話訊息。同時,政界人士亦獲得《私隱條例》的豁免,容許他們收集選民的個人資料,從而發出更為針對性的宣傳資訊。

除此以外,科技發展令選戰戰場移師至網絡世界,而且不僅局限於英語的宣傳資訊。新州及維州均有數個選區擁有大量華裔選民,政界人士紛紛開始使用中文社交媒體微信,發佈中文短片及舉行即時問答環節、向選民「拉票」。有見及此,選舉委員會亦正與不同社交媒體公司緊密合作,更清晰地了解有關平台的運作模式,從而及早監察及制止任何可能觸犯《選舉條例》的競選行為。

選舉候選人可在宣傳資訊中說謊嗎?簡單而言,是可以的。伊金史密斯表示,負責監督選舉過程進行的澳洲選舉委員會「不會監察(選舉廣告或宣傳訊息的)真實性」。他說:「選舉委員會無權監察競選人發表關於政策、政治主張或反駁對手等言論。」而澳洲負責監管透過廣播媒介發佈的廣告之機構 - 澳洲通訊與媒體管理局(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Authority)亦明確指出,當局並不負責「審查選舉或政治廣告是否帶有誤導成份或不實資訊」。故此,要有效反駁任何不實資訊或誤導性資訊,則需倚靠傳統媒體或明智的選民尋根究底、查找資訊的確切來源。
Social media campaigning is likely to play a big role in the upcoming federal election.
Social media campaigning now plays a big role in elections. Source: Ad Library
但唯一例外的情況,是有人刻意發表關於投票過程的錯誤資訊。伊金史密斯舉例指,若有人誤導他人稱選舉日是在星期日而非星期六舉行,或訛稱選票上應填上的方格位於所屬候選人名字的下一行(而非毗鄰),均屬觸犯法例。

當然,法例亦嚴格禁止候選人以提供任何利益的手段,「誘惑」選民按照指定方式投票。《選舉條例》列明,「任何人不得要求、接受或獲取、送贈或給予任何財產或利益,意圖干擾任何人在聯邦選舉中的投票取向或候選人的被選資格。」雖然普通選舉承諾及提供利益兩者之間難以定分界,但法例一般可解釋為透過獲得即時利益而改變投票取向。
Posters explaining how to vote are seen outside a polling booth in Brisbane, Saturday, July 2, 2016. About 15 million Australians will cast their vote in today's federal election. (AAP Image/Dan Peled) NO ARCHIVING
Posters explaining how to vote are seen outside a polling booth. Source: AAP Image/Dan Peled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