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最大氣球展團隊唯一亞洲人 做義工做到有糧出

phy2.jpg

Phy當氣球師已有6至7年。(受訪者提供)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在墨爾本的Chadstone Shopping,是南半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在6月時候舉辦了一個澳洲史上最大氣球展,展覽的氣球師團隊中,原來有一名港人,更是團隊中唯一的亞洲人。


在墨爾本的Chadstone Shopping,是南半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在本年的6月24日至7月9日,購物中心舉辦了一個氣球展覽,亦是澳洲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氣球展覽,共用了逾25000個汽球,打造出一個海底世界和一個陸上的史前世界,以氣球展現出多個場景及多種動物。

是次展覽由20多名汽球師負責設計及扭氣球,而來自香港的Phy,就是其中一員,她更是團隊內唯一的亞洲人。

Phy在香港曾做過不同工作,包括在主題樂園任職、飲食業等,但同時亦是一名氣球師,她從事氣球行業已經6至7年,工作性質包括自己接單為一些生日會、展覽或應援活動進行氣球佈置。
phy5.jpg
Phy在香港曾為不同喜慶場合佈置。(受訪者提供)
Phy現時在墨爾本讀書,她一直有嘗試在墨爾本尋找與氣球有關的工作,但一直未有任何消息,直至一天,她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看到今次Chadstone氣球展覽的策展人,發文指將為墨爾本一個大型氣球展覽招人,Phy與他以前是在美國海外比賽認識,看到策展人的發文後,Phy就把自己以往的履歷傳過去。

幸運地,策展人很快回覆,但一開始表明,有薪的位置已經滿額,只剩下義工的工作位置,但Phy當時覺得難得可以找到與氣球有關的工作,即使是義工的位置她也是感到很開心,很願意去做,於是決定接下工作。
PHY 6.jpg
Phy是團隊唯一亞洲人。(受訪者提供)
Phy表示,香港的氣球師大多是「一腳踢」,即佈置跟扭氣球都是一個人做,但在澳洲卻會把工作分開,一些人專責扭氣球,另一些是專責做大型佈置,剛加入團隊時,Phy先在扭氣球的團隊,到第2天就去了大型佈置的團隊,但Phy表示,其實也沒有分得好清楚,總之是需要幫忙的地方她都會去幫忙。

在香港從事氣球行業多年的Phy,在是次氣球展覽中,也有新的體驗,首先是空間方面,今次Phy製作的作品,是她職業生涯中暫時做過最大的作品,而從前在香港,如要製作大型作品,會先在其他地方逐小部份的製作,再運到展覽場地組合成一個大展品。

但在是次展覽,Phy就指商場本身有預留位置給氣球師們準備,省了運輸之用,可用空間亦較多,可在現場製作大型的部份,空間感好大,「可將人的眼球放大好多倍」。
phy3.jpg
因Phy的努力,令她最後由義工轉為有薪職位。(受訪者提供)
而另一與香港最大的分別,就是語言,這次是Phy第一次以廣東話以外的語言與其他人合作,有時候有些氣球術語,Phy亦不知道用英文怎麼說,可能就直接以氣球體現出來,令「氣球」成為了共同語言。

而在技術上,兩地都有著分別,Phy指亞洲人喜歡結構上紮實的作品,「好多位都用好盡」,但澳洲在結構上則未有追求紮實,會用吊掛的形式去把作品呈現,都是香港少見。

在審美觀方面,她認為亞洲人比較追求日風或韓風,造型偏向比較可愛,例如頭大身細,眼晴比較大,而澳洲人則追求像真度,如眼神或面相方面,Phy認為是次展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所以我比較注重結構上,但另一面亦學習他們在外形上的像真度」。

Phy更笑言,她有向團體介紹一些「懶而快」的方式,因為香港人分秒必爭,速度快,因此會有不少「小撇步」,而她就會跟團隊分享,讓他們以比較快的方式加快進度。

到最後,因團隊看到她鍥而不捨,好努力去把事情做好,一直想辦法如何用氣球去呈現不同造型,最終團隊亦有向她付薪水。
phy4.jpg
2018 Phy往美國WBC世界氣球大賽服裝賽(設計: Ernest Lin、氣球師: Phyllis Wu, Ernest Lin )拍攝期間認識了今次氣球展覽負責人 及設計師Chirs Adamo。(受訪者提供)
Phy感覺十分開心,因她覺得自己的努力有讓人看到,是一種肯定,她指自己在澳洲,亦有在華人餐廳工作,其得到的對待與互相尊重的程度,兩者是有天淵之別。

她指「原來自己的努力會令人欣賞,但華人餐廳就是付了你薪水,就覺得甚麼都是份內事,但在澳洲自己盡力做之餘,付出的努力是會被人肯定,最後得到的比預期更加多」。
這一次展覽帶來的滿足感,令她更肯定自己想在澳洲從事與氣球有關的工作,將這種藝術帶來澳洲,將她從氣球得到的快樂繼續延續,而將來,她希望是從街頭藝人開始。

在今集《我不是名人》,Phy會分享更多她是如何與氣球結緣,她與氣球的趣事,及在展覽中,感受到的文化差異,詳情請收聽今集節目。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