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連」拉尼娜現象 澳洲夏天或持續多雨

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拉尼娜(La Nina)現象很可能至少會持續到今年底,成為本世紀第一次「連續3年」出現拉尼娜現象。澳洲亦可能要迎來一個多雨的夏天。

Medio millón de habitantes de NSW se preparan para evacuar por inundaciones mientras las lluvias siguen en Queensland

氣象局警告,澳洲東岸可能會出現大雨,以及具破壞性的風暴和冰雹。 Source: AAP / AAP/DAN

世界氣象組織在周三表示,拉尼娜現像有70%的可能性會持續到 2022 年 9 月至 2022 年 11 月,然後可能性在12 月至2 月逐漸降至 55%。

這將是本世紀第一次「三連」拉尼娜現象,是自2020年9月開始以來,拉尼娜現象在南半球夏季連續出現三次。

拉尼娜現象導致澳洲在2020到2021和2021到2022年夏季,多地經歷大雨、大範圍洪水和炎熱。

拉尼娜現象是指太平洋中東部海水大規模冷卻,導致風壓和降雨量變化。

WMO 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Petteri Taalas)教授表示,連續三年發生拉尼娜現象是「例外」,他在一份聲明中指「雖然拉尼娜帶來的降溫暫時減緩了全球氣溫的上升,但並不會扭轉長期的變暖趨勢。非洲之角和南美洲南部日益嚴重的乾旱就是拉尼娜現象的特徵,而東南亞和澳洲的降雨量也高於平均水準。」

聲明又指,WMO 將繼續就人道主義提供訊息,並支援農業、糧食安全、健康等部門。

澳洲氣象局BOM今年8月將拉尼娜預警從「觀察」狀態改為「警報」狀態,在今年春天,拉尼娜天氣事件襲擊澳洲可能性升級至約70%。

自有記錄以來,澳洲經歷了三次連續拉尼娜事件,上一次發生有關情況是20多年前的1998年至2001年。

1900年以來的18次拉尼娜事件中,包括現象持續多年的時間,有12次導致澳洲部份地區發生洪水。BOM認為,如果另一次拉尼娜事件在太平洋地區發生,濕潤天氣將持續到夏季。

氣象局在8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警告,澳洲東岸可能會出現大雨,以及具破壞性的風暴和冰雹的可能性。

在經歷了近三年高於平均水平的雨量之後,雪梨地下水位已經飽和。 氣象局警告,這將導致河流和小溪決堤,水庫氾濫,並增加山洪暴發的風險。

氣象局氣象學家Laura Boekel 表示,氣象局正在密切關注拉尼娜現象發展,今年夏天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可能性已經提高,如果拉尼娜現象真的出現,夏天也會繼續多雨。

Sky News氣象學家Alison Osborne說,是次拉尼娜現象看起來很弱,但可能至少會持續到夏初,不過對於1月之後拉尼娜的影響,目前各方意見仍然不一。


此外,根據氣象局的冬季數據,澳洲全國平均氣溫比1961年至1990 年的平均氣溫高0.36度,但是是自 2014 年以來的最低氣溫。

全國平均降雨量數據並未打破到任何記錄,僅比平均水平高4%,但是是自2016年以來最潮濕的冬季。

昆洲和北領地的冬季降雨總量都很高,分別比平均水平高55%和 48%。

氣象局高級氣候學家Simon Grainger向澳洲廣播公司表示「今年冬天,看到幾種類型的雲帶穿過北領地北部和昆州,為這些地區帶來相當大雨量。」

「這意味著在北領地和昆州的部分地區,冬季的實際降雨量會比一般預期高4倍多。」

新州今年冬天的降雨量僅比正常情況多 3%,但新州東岸在7月初因低氣壓在雪梨及其周邊地區帶來大雨和洪水,經歷了本季最嚴重的天氣事件。

Simon Grainger表示,這令 Illawarra到中北海岸的沿海地區,經歷了自 1900 年有記錄以來最潮濕的 7 月。

包括雪梨在內的少數地區可能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潮濕的一年。

「今年雪梨的雨量實際數字為2,010.6毫米,是至今為止有記錄以來最潮濕的一年。」

上一個創紀錄的年份在1950年,同期雨量不到1,850毫米。

冬季降雨是南部種植季節的支柱,澳洲南部大部分地區今年冬天的降雨量低於平均水平。

Simon Grainger 表示「這不是最差的情況,但事實是低於平均水平。」

他續指「南澳和塔州都經歷有記錄以來第5個最乾燥的7月,但塔州 8 月相當潮濕,所以總體而言,冬季降雨量並不算太差。」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 September 2022 9:30am
By Hiu Ching Lam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