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丁茶】龙虾都实现自由了,还吃嘛嘛香吗?

Cheese lobster

應節菜式芝士焗龍蝦。 Source: Flickr/Ruocaled/CC BY 2.0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又到了一年中名正言顺“吃好喝好快躺下,每逢佳节胖三斤”的时节。(点击封面图片,收听完整对话)


2020年的疫情让也不少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开始不断培养和开发自己身上的隐形美食技能。

吃,是过年的标配。可是现在物质生活太丰富了,鸡鸭鱼肉蛋,烟酒糕茶糖,啥都不稀罕了。过去过年吃,现在顿顿有,近期甚至高呼“实现了龙虾自由”,“实现了樱桃自由”的朋友们,还会对吃的充满兴趣呢?答案是:必须的。

爱过方知情重,饿过才懂饭香。有人说,在中国人的身体记忆和民族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饥饿"二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挨过饿,所以可能对自己的口和胃常心怀歉疚。于是,在逐渐地富裕起来后就开始了加倍的补偿。而且,这种补偿不仅变得越来越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甚至有的时候还变得具有了伤害性。
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到有机食品,从粗粮高粱、细粮小米,再到柴火鸡游水虾、刺参鲍肚,从食物链的底端眼看着几乎就快吃到食物链顶端。但是,这似乎还是满足不了一些人的口腹之欲,于是穿山甲、鲨鱼鳍被端上了餐桌,就连同为灵长类的猴子也偶有难逃厄运。

作家伏尔夏·邓洛普在自己的《鱼翅与花椒》一书中就引用了上世纪30年代到过中国的诗人克里斯托弗·伊斯伍德的话来说明中国人什么都吃。书中写道:"没有东西是明确地可以食用或不能食用。你可以津津有味地嚼食一顶帽子,或是朝墙壁咬下一大口;同样的,你也可以用午餐的食材盖出一间屋子。"

尽管这种描述中存在夸张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曾经对"吃的记忆"让如今对"吃的要求"更多、更高………

学者陶敏博士,史双元博士和主持人谢欣,欢迎大家收听 SBS文化栏目《文化苦丁茶》-龙虾都实现自由了,还吃嘛嘛香吗?

SBS《文化苦丁茶》,澳洲最好的文化节目之一。

SBS电台《文化苦丁茶》每周五早上澳洲东部时间早上8:15播出,每周日早上8:15重播。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